跨境的圈子从来都危机四伏。
着眼电商领域,卖家不仅要遵守各大市场的合规化要求,直面市场的激烈竞争,有时候还需要留心防范一些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事件速读
近日,有多名卖家爆料称,自己已经授权的品牌忽然被“流氓商家”抢注了域名,并且还收到了威胁邮件。据悉,这些邮件多是要求卖家在规定时间内高价赎回自己的域名,否则他们就会发起售假和版权投诉。
一位卖家收到的勒索邮件
其中一位受害卖家透露,自己的产品商标遭恶意抢注,对方看其店铺经营状况不错,于是“狮子大开口”,要价60多万人民币,否则将面临品牌被侵权、店铺被封禁等严重后果。
无独有偶,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Chloe也遭遇了同样的恶性事件。据Chloe表示,亚马逊授权品牌域名突然被人抢注,而抢注者随后向Chloe提出了购买该域名的要求。
Chloe在得知此事后并未立即作出回应,然而抢注者并未善罢甘休。他们转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方式,利用50多个不同的账号在不同的时间购买了Chloe店铺的同一个ASIN。由于这些购买行为涉及Chloe美国店铺的产品,且该美国品牌正处于注册公示期,当前美国店铺由欧洲店铺品牌授权运营。因此,抢注者利用这一情况威胁Chloe,如果不购买他们的域名,将向亚马逊发起售假和版权投诉。
其实商标域名被抢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1998年,肯德基国际控股公司就发现广州某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抢先一步注册了带有“kfc”字样的域名,严重妨碍其在中国使用商标的合法权利,属不正当竞争行为,于是将该公司起诉至法庭。
可惜时至今日,很多卖家依然没对域名抢注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人注册商标后都不会选择注册域名,而这也给了居心不良之人抢注的可乘之机。
更过分的是,常规域名的注册价格不过才几十块至几百块,而抢注者给卖家开出的赎回价格却高达几千块到几十万不等,对于这种明晃晃的敲诈勒索行为,卖家恨得牙痒痒。
域名抢注手法解析
什么是域名恶意抢注?
域名恶意抢注是指恶意地将他人享有权益的名称或标识(如商标、商号、姓名)注册为域名,并以此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抢注域名敲诈卖家的手法基本如下:
1.根据卖家的品牌名称抢注域名;
2.发邮件告知卖家你的品牌名已被我注册,卖家可以在五天时间内到域名交易平台搜索域名与报价;
3.如果价格可以接受就付费购买;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搭建一个独立站,然后把亚马逊上的产品图片和文案搬运过去;
4.向亚马逊发起版权投诉,你的产品可能就会被下架。而且你想让他们撤诉,还得付给他们一笔钱。
卖家应对
卖家应如何有效面对域名敲诈?
1.遇到敲诈 不要着急购买付款,可以向亚马逊官方开英文case反映情况。并且有卖家称如果被投诉也是可以反诉的,因为你在亚马逊上架链接的时间肯定早于对方注册域名、搭建独立站的时间,可以将此作为证据提交给官方,申诉大概率也会通过;
2.立刻购买一个与品牌相关的域名,域名最好要简短好记。比如你的品牌是lucky,这个域名被注册了,你可以购买这个域名;
3.将亚马逊上的产品同步到独立站上,在第一时间上架敲诈独立站上的产品;
4.写邮件警告敲诈者,附上产品的亚马逊链接和独立站链接,投诉他版权侵权,并要求其下架产品;
5. 如果对方索要的金额数量较大,可以报警处理。
随着全球互联网监管制度的逐渐完善,域名抢注现象也得到了初步遏制。目前我国就已经出台了《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行规,对域名抢注行为的认定、处罚等等都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体系。以后卖家如果遇上类似问题,大可保留证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